“天使”在急诊
有人说:这里工作最脏。不是车祸外伤的出血就是呕吐拉稀的秽物;空气中还不时地弥漫着血腥味、酒精味、农药味,但我们已经习以为常。
有人说:这里的工作最累。遇上危重的抢救病人时我们会忘了吃饭,忘了下班,什么疲惫,什么不堪,只要病人有一线希望,谁都不愿放弃病人对生命的渴望。
有人说:这里的工作最多。内科、外科、儿科,学科多,病情复杂,但我们临危不乱,面面俱到。只要病人需要,我们就会出现在他的身旁。
是的,这就是急诊。面对中毒、大出血、衰竭等各种各样的病人,有的休克、有的昏迷、有的奄奄一息……….. 而我们这些穿着绿色急救服的急救人员,则是给他们希望的人。
盛夏,热浪翻滚,7月3日的一天中午,我们正在紧张而忙碌地工作着。突然,救护车拉着警笛驶入院内,送来一位有机磷中毒的病人,医生和护士共同将病人推入抢救室。大蒜味很浓,气味很扑鼻,但我们只感到空气中凝聚着一股团结的力量。老太太处于深昏迷状态,全身大汗,瞳孔针尖样缩小。在我们急需人手需要援助时,急诊外科丁祖亮医生主动帮忙打水,准备洗胃。孙玉莹护士是下夜班休息,她一听到支援立即从值班室一路跑到抢救室来帮忙。当一切准备工作就绪,护士正准备给病人插胃管洗胃时,心电监护仪发出“嘀、嘀、嘀”的紧急报警声,立即查看心电监护仪,心率显示0次/分,护士触摸颈动脉无搏动,无自主呼吸,立即汇报医生,徒手进行心肺复苏。看着抢救室的时钟随着指针的移动滴答在响,犹如白驹过隙。一眨眼,还是一瞬间?在途中要和病魔作斗争和时间在赛跑。别看一分一秒慢慢地在时钟上走了一圈又一圈,时刻一去不回头。对于生命垂危的病人来说,时刻就是宝贵的生命。
在桑志主任的指导下, 经过20分钟的紧急抢救,患者终于恢复了自主心跳与呼吸。那一刻高兴的感觉只有我们知道。大家忙得汗流浃背,怎一个热字了得。累归累,但那种亲手把病人从死亡线拽回来的感觉,“是自己体会的,别人告诉不了你“。
对于死亡接受起来总没那么“容易“。
然而,并不是抢救每次都这么“幸运“。
忙碌的时光虽然匆匆,但不虚度。今天是很繁忙的一天,护士长赵琼和科里的护士加班加点帮忙抢救着病人,大家像兄弟姐妹一样共同操持着一份家业,彼此用各自的翅膀支撑着。护士长赵琼每次都是最后一个离开科室,休息天她也会到科室来看看,无怨无悔。多少次我们跪在平车上心肺复苏,捏皮球;多少次我们使出吃奶的力气搬抬病人;多少次强忍着被病人谩骂仍要为病人耐心服务;那么多多少,一点一滴串起来,这就是我们的急诊。
我们的工作不分四季,无论寒暑,面对生命,准则永远只有一条:“救死扶伤“!
我们的工作没有日夜,无论黑白,抢救重患,心中永远只有一点:“争分夺秒“!
(通讯员:张露露)